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趣投顾
“让我们共同携手行动: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宗旨,以服务地方行业发展为重要导向,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使命,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第一要务,为加快强国建设注入工程教育的时代伟力!”
近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沈阳工业大学承办、37家单位协办、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第一届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在沈阳举行。会上,全国26所行业/地方院校共同发布了《8·8倡议》暨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百问百答”。
26所高校共同发布《8·8倡议》
会议协办高校紧扣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征集了当前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痛点、难点与核心关切问题500余个,深入剖析后梳理出共性问题116个,并以实践案例的形式提供了153份可借鉴、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它实现了首次对行业/地方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系统性梳理,为全国工程教育领域,特别是行业特色院校和地方高校提供了一份系统性的“解题参考”。
第一届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开幕式趣投顾
专家组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生成了问题关键词云图。该云图中,“工程硕博士”“校企合作”“实践成果”等词汇的出现频率位居前列。这一结果切实反映出当前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后续研究并探索相应解决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撑。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贾玉明致辞
对于普遍关切的工程硕博士培养问题,沈阳工业大学锚定区域产业根基,与33家省属名企联动,以真项目、真场景、真实践、真成果开展“本研衔接、前置培养”,确保科研训练与企业真实研发进程无缝衔接,构建了“需求-培养-就业”的闭环生态,实现了70%毕业生留辽就业,为区域发展留住了宝贵人才。
在如何加强校企导师沟通共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面,华东交通大学采取了“卓工学院-地方分院-研究生工作站”三级管理制度,统筹对接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校内导师作为班主任入驻地方分院,管理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培养质量。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昆明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单列学生出国留学交流项目经费,每年定期组织出国留学交流活动。同时和外方高校共同设计留学课程体系,其中实践环节模块约占70%。参与交流的研究生均需进行课题成果展示、结题汇报并完成相关考核指标。
这些来自一线的实践智慧,既折射出了当前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展现了各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积极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破解人才培养关键难题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参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柴天佑作题为《智能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百问百答”是第一届行业/地方院校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会议上,2位院士专家围绕“工业工程工学新进展”主题作了专题报告,53位与会代表分享了各校的创新实践。来自全国1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新路径。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作题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行业/地方院校基数大、扎根深、服务专,在常态化推进工程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会议主办方认为,《8·8倡议》的发布趣投顾,标志着全国高校在协同应对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挑战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它不仅是对当下问题的梳理与回应,更是面向未来,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的工程教育方案。下一步,要持续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工程类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与效能,为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输送更多卓越工程人才,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